当前的位置:首页  宣传教育  学习材料
【齐鲁钟声】倡树优良家风 争作勤廉表率
发布时间:2016-04-14
 

来源:山东省纪委监察厅网站

  《礼记》有云: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,“家风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。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明确规定:“廉洁齐家,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”,“齐家”被列入党的规章中,目的就是以优良家风,正党风、促政风、带民风,这和中央积极倡导良好传统家规是一脉相承的。 

  “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、固本培元,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纵观古今,从“为子孙者,勿嗜利忘义,出入衙门,有亏先德”的《孔氏祖训箴规》到“公生明廉生威”的《官箴》,从毛主席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的谆谆教诲到周总理的“十条家规”……先贤的家风家训无不蕴含着做官为人的深刻道理,彰显着对清廉从政的推崇与传承。从中央层面倡导到实实在在写入党规,倡导廉洁家风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,更是为共产党人提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。 

  家风正,则党风端。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,不良的家风则会成为腐败堕落的催化剂。纵观近年来查处的高级别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,许多都带有家族式腐败的特征,他们不仅自身贪欲膨胀、为所欲为,还对家人管教不严、纵容袒护,最终落得身败名裂、家毁人亡的下场。因此,廉洁的家风是保持领导干部党性纯洁的护身符,更是筑就清正党风的基石。抓住“关键少数”从家风抓起,只有家庭成员之间常吹“清廉风”、常念“清廉经”,相互教育、相互影响、相互监督,才能保证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不虚、作风不歪、道路不偏。 

  家风正,则政风清。良好的家风是培养优秀干部的沃土,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孕育出国之栋梁。从端正家风中走出的干部往往具有刚正不阿、求真务实、无私奉献的正气。只有人人有正气,一个单位才会有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,社会各行各业才会有务实高效、履职尽责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政风。因此,良好的家风是凝聚正能量的强大武器,更是塑造优良政风的保证。好家风有助于加强干部自我修养,营造真抓实干、乐于奉献的行业风气,带动千千万万个家庭为国家发展、民族振兴、社会进步做出贡献。 

  家风正,则民风淳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:少数人道德失范,诚信缺失,是非善恶不分;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、极端个人主义悄然滋长;见利忘义、损人利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。这些问题的存在,与一些人、一些地方忽视家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。因此,端正的家风是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关键,更是涵养淳朴民风的一剂良方。国家的长治久安,社会的文明进步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,只有注重家风,才能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每个人的血脉,促进社会整体环境的好转。 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:“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,廉洁修身、廉洁齐家。”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,家风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,更关系到党的伟大事业和社会的长远进步。新时期,作为公民的表率,作为共产党人,更应该带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,倡树优良家风,争作勤廉表率,切实管好自己的家庭,齐心协力,以清正廉洁的家风带动良好的民风、政风、党风。(李峻玉)

admin
打印】【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