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的位置:首页  宣传教育  学习材料
【齐鲁钟声】警惕“馅饼”成“陷阱
发布时间:2014-10-21
 

来源:山东省纪委监察厅网站

  获得意外之财或额外好处,常被人看成是接住了“天上掉的馅饼”。不少领导干部也会碰到各种“馅饼”,或是有人给自己出国准备零花钱、为子女留学提供学费,或是替新居装修买单,以及年节时的人情表示,种种“意思”,名目多多。只要可能与行使公权力有利害关系,或有期权化腐败之隐患,可要好好琢磨琢磨,这到底是“馅饼”还是“陷阱”。 

  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我们常说,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,天上自然也不会平白无故掉“馅饼”。送好处者多是另有所图,醉翁之意通常都在领导干部手中的“权”上,期望投桃报李、以小博大,其回报可能以一当百甚至百万呢。反观领导干部,如果一时贪心享用了这“馅饼”,吃人嘴软、拿人手短,保不准就成了把柄,使自己成为提线木偶,那线,自然掌握在对方手中。上船容易下船难,将来一旦“投资者”需要变现,吃下去的东西想加倍吐出来都未必能达到对方要求,只能运用公权力来满足,如此,丧失的是自己的党性和人民的信任,牺牲的是党和国家的利益,触碰的则是党纪国法的高压线。这样一来,“馅饼”便成了不折不扣的“陷阱”。 

  面对各种“馅饼”,领导干部若想不为所惑,需要心定、眼明、手净。要心意坚定,明白手中的权力是党和国家赋予为百姓谋利的,不是为自己捞取好处的工具,心有所畏,行有所止,面对诱惑不动非分之想、不起贪欲之心、不恋额外之利。要擦亮眼睛,增强辨别力,用“火眼金睛”分清“馅饼”背后的隐性诉求,看准是否在“红线”之外,提醒自己不越雷池。要牢记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”的道理,管住自己的手,不该拿的不拿,不该要的不要,对不当利益坚决说“不”。 

  “贪痴无底蛇吞象,祸福难明螳捕蝉”。作为公权力的执行者,当“馅饼”从天而降时,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警醒。无数的事实表明,美味无比的“馅饼”后面,可能隐藏着深不可测的“陷阱”……(鲁季轩)

admin
打印】【关闭